钢结构工程你必须知道的6点,乌兰察布钢结构厂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下!
1. 什么叫做大刚度平面?
大的刚度平面就是绕强轴转动平面,一般截面有两条轴,其中绕其中一条的转动惯性矩大,称为强轴,另一条就为弱轴。
2. 剪切滞后和剪力滞后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剪力滞后效应在结构工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学现象,小至一个构件,大至一栋超高层建筑,都会有剪力滞后现象。剪力滞后,有时也叫剪切滞后,从力学本质上说,是圣维南原理,具体表现是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剪力所能起的作用有限,所以正应力分布不均匀,把这种正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叫剪切滞后。
墙体上开洞形成的空腹筒体又称框筒,开洞以后,由于横梁变形使剪力传递存在滞后现象,使柱中正应力分布呈抛物线状,称为剪力滞后现象。
3. 地脚螺栓锚固长度加长会对柱子的受力产生什么影响?
锚栓中的轴向拉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成倒三角型分布,上部轴向拉应力.大,下部轴向拉应力为0。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应力逐渐减小,.后达到25~30倍直径的时候减小为0。因此锚固长度再增加是没有什么用的。只要锚固长度满足上述要求,且端部设有弯钩或锚板,基础混凝土一般是不会被拉坏的。
4. 高强螺栓长度如何计算的?
高强螺栓螺杆长度=2个连接端板厚度+一个螺帽厚度+2个垫圈厚度+3个丝口长度。
5. 应力幅准则和应力比准则的异同及其各自特点?
长期以来钢结构的疲劳设计一直按应力比准则来进行的。对于一定的荷载循环次数,构件的疲劳强度σmax和以应力比R为代表的应力循环特征密切相关。对σmax引进安全系数,即可得到设计用的疲劳应力容许值〔σmax〕=f(R)。把应力限制在〔σmax〕以内,这就是应力比准则。
自从焊接结构用于承受疲劳荷载以来,工程界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和这类结构疲劳强度密切相关的不是应力比R,而是应力幅Δσ。应力幅准则的计算公式是Δσ≤〔Δσ〕。
〔Δσ〕是容许应力幅,它随构造细节而不同,也随破坏前循环次数变化.焊接结构疲劳计算宜以应力幅为准则,原因在于结构内部的残余应力.非焊接构件。对于R >=0的应力循环,应力幅准则完全适用,因为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的构件疲劳强度相差不大。对于R<0的应力循环,采用应力幅准则则偏于安全较多。
6. 为什么梁应压弯构件进行平面外平面内稳定性计算,坡度较小时可仅计算平面内稳定性即可?
梁只有平面外失稳的形式。从来就没有梁平面内失稳这一说。对柱来说,在有轴力时,平面外和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不同,才有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失稳验算。对刚架梁来说,尽管称其为梁,其内力中多少总有一部分是轴力,所以它的验算严格来讲应该用柱的模型,即按压弯构件的平面内平面外都得算稳定。但当屋面坡度较小时,轴力较小,可忽略,故可用梁的模型,即不用计算平面内稳定。门规中的意思(P33, 第6.1.6-1条)是指在屋面坡度较小时,斜梁构件在平面内只需计算强度,但在平面外仍需算稳定。